青島一哥王君帆-羅徹斯特大學2020新鮮人

征戰過青島大大小小賽事,有他的比賽,在頒獎臺上決不會少了他的身影,即使是如此的驍勇善戰,但他從不驕傲,應該說是非常好相處又很善良的高爾夫選手,套一句君帆常說的話:「沒辦法,我就是比較愛講話!」

單純的高爾夫起源

開啟君帆高爾夫路程的,也就是君帆爸爸,那一年,君帆9歲。〝一開始其實也就是我爸爸喜歡這個運動,然後他帶我去練習場玩,當然我爸爸也希望我就算是玩,也是正規的玩,所以從一開始接觸高爾夫,就是有教練教我。但那時候還小,不太認真,還是乖乖地完成每次的課程,爸爸偶爾也會帶我去練習,到了11歲,我第一次比賽拿到青島冠軍,才開始慢慢對高爾夫運動認真的學習及訓練〞–君帆說

    在青島教導我訓練的是王雷高爾夫學院,基本每天下了課,我都是往學院裡面跑,學院是以室內模擬器教學為主,搭配周邊球場下場訓練,這剛好完全符合我的需求,因為下了課是晚上的我,室內模擬器是我的最佳夥伴。鐵杆是我的強項,我想這也要感謝模擬器的陪伴,在國內只要有零碎的閒置時間,爸爸就會督促我練鐵杆,在國內的暑假,每一天練1000顆球的鐵杆,是很正常的!!君帆在王雷高爾夫學院學習畫面

十年級獨自前往美國念書

    從初中開始,我在青島念的就是國際學校,英文對我來說不算是太吃力的事情,出國念書是家庭計畫中的事,但當時也沒想過高中就過去念。也是一次的暑假,來參加美國的集訓營,就愛上這樣的環境以及教學方式,覺得這樣更適合自己,所以與家人討論後,就決定要提早過來唸書打球。小編問:現在回頭看這決定,有覺得太棒了嗎?君帆:現在回頭看,覺得實在太傻了,我應該早點來的!!!!國內的教育太死板,不太適合我,國外的課程非常活學活用,非常有趣,我不敢稱自己是學霸,但我對自己還是必須有要求的,從來美國念書到現在,每科都是得A,我沒辦法接受自己在紀錄上留下B的成績,每天練完球再累我都會完成作業,像現在也是(採訪時間大約晚上9點)。

美國大學的決定

說實話,我應該好好聽Kai(派格斯創始人)的話,早在十年級就應該開始聯繫大學教練,而且要很勤奮的聯繫!剛來到美國的第一年,每件事對我來說都很新鮮,所以聯繫美國大學教練這件事,我遲遲沒有太具體的行動,我知道我想要打球進美國大學當學生運動員,但當時的我覺得還不是太重視這件事。我在美國打球的成績也算不錯,平均杆數大概在70-72杆,以男生競爭來說還算小有競爭力,但也不是太頂尖,所以也不是大學教練眼裡的頭號目標人物。但在去年(11年級升12年級暑假),我獲得FCG International的大年齡組的冠軍(國內第二位拿到A組冠軍)時,才開始受到矚目。我也是從那時候開始,才發現真的要儘早和大學教練聯繫,因為在那之後,我發了很多郵件給我心儀的學校,他們大部分其實都已經找好選手了,特別是我想去的好學校,都在更早以前鎖定目標選手慢慢跟進,像我這樣一鳴驚人拿了一場青少年大賽的冠軍,他們已經沒有空缺給我了…。

雖然還有很多大學給我offer,像是UC Davis、Lehigh University等等,但是最終我還是決定了University of Rochester,主要是因為University of Rochester不管是在學術排名或是高爾夫成績排名都非常靠前。重點是教練人非常重視我,雖說學校沒有提供official visit但教練自掏腰包,全程招待我,也非常詳細的和我說明介紹學校的狀況。同時我也研究了一下,在這所學校,我應該可以當大家的領頭羊,這也讓我更加期待在大學能和隊友一起打出好成績!!

自己未來期許

站上美巡賽當然是我的目標,美巡賽選手的光環我還是蠻期待的。但我也很清楚地想好如果美巡賽場上沒有我的位置,我想當一名精算師。從小對於理財、投資我就很感興趣,精算師的發展在國內也是非常看好,在University of Rochester大學中我知道我可以獲得很深的學術基礎知識,非常開心,也非常期待!!

派格斯在協助君帆的過程中,瞭解君帆是個非常有實力的選手,無論是在球場上或是在學業上。但也可能因為新環境的改變,讓他在與大學教練聯繫上的心態不夠積極,也造成後續在選學校的時候,留下了一些遺憾。然而在與派格斯創始人Kai的討論、分析及建議後,並且君帆親自訪校與教練見面後,University of Rochester絕對是適合君帆的好選擇~

每次和君帆的聊天都會讓人覺得舒服以及輕鬆,也因為他大剌剌的個性,讓他在每場賽事中,都能發揮自己最好的狀態,因為他知道他只能專注在每一球上。面對每一件事樂觀,然後踏實地往前,過程中或許有挫敗,但他也欣然接受,然後把握下一次的機會,這就是君帆。

派格斯高爾夫 PEGASUS GOLF
返回頂端